南山景区九华古道开始修复 |
曾是古代镇江出城或南乡进城的必经道路,现存长约两公里,从市公安局北侧至高崇寺 |

“古道、西风、瘦马”,元曲《天净沙·秋思》的一组意象,在南山风景区有现实版。
这条山道名为“九华古道”,又称为“幽栖古道”,原本是镇江城区通达南乡的一条必经道路。日前,景区已经开始对古道进行保护性修复。
这条古道历史上的路径是:南门外大街-鹤林寺-招隐寺-九华山幽栖古寺(或高崇寺)-九华古道;然后,再从九华古道-诈输岗(此段还有一个分支小路到檀王庙)-划子桥-马山(龙王庙);最后再通到西麓、上党、上会等丹徒南乡农村。
启动保护 古道正在修复中
为了恢复并保留这条古道,工程人员从5月初开始动工,陆续将残缺的道路修补起来,以重现古道的历史景观和文化底蕴。所恢复的古道长度大约有750米,整个工程预计投资100多万元。为了避免留下人工修复的痕迹,建筑工人在施工中选用山上的蛋石铺设部分路面,然后再在其上覆土并播撒草籽,努力再现古道往昔风貌。
九华古道的美丽传说
山中藏古道,串起故事多。只有2公里长的九华古道,沿线连接多个名胜景点,还掇拾一串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。
先说高崇寺。相传地藏菩萨在寻找他的道场过程中,来到镇江南山的九华山,被这里的山川景色所吸引,就站在山顶观赏“城市山林、襟山带江”美景,觉得“大江东去,群山西来”的景象与佛法东传有着不解之缘,于是在此大显灵光昭示信徒。信徒们就在地藏菩萨显灵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地藏殿,也就是现在的高崇寺。
还有一座与九华古道有渊源的古庵叫岘山庵。岘山庵在山顶,泰僧古道创建于明代,后毁。古道师傅带领众僧在山中修筑一条石路(九华古道的一段),通达城乡往来。寺僧利用古道为过往行人做好事,夏施茶、冬施汤、夜施灯、雨施杖,为人称颂。 |